避免
學名
Penaeus vannamei
0
泰國
生產方法
養殖
魚塘

魚苗來源
人工孵育場。
飼料
使用人工製造顆粒飼料。該物種的魚類投入產出比率較低,養殖時只需投入少量魚類飼料便可生產一公斤的白對蝦;飼料來源包括當地及外來進口;主要的飼料製造商雖制定了可持續政策,但暫未能達到可持續性(以及可追溯性)的要求。
生態影響
泰國的密集式魚塘養殖系統通常會排放大量污水,影響周圍環境;魚塘養殖令不同生境發生改變,尤其是紅樹林;在飼養過程中,白對蝦的逃脫風險較高,且不是泰國的原生物種,逃脫有可能對其他野生動物造成負面影響;密集式的養殖方法使蝦群受到環境壓力,容易造成病害傳播,而在過去泰國的養殖亦不斷受到大型疾病爆發所影響;飼養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品對環境的影響為中等。
管理情況
管理措施包括:策略性環境評估、環境影響評估、紅樹林生境保育及化學品控制等。泰國的污水排放由自然資源與環境部(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)監控。整體管理成效一般。